購物車

大嵙崁地方創生系列對談(三):打造人性的社區全人照養模式

  • 時間
    2019年10月2日
  • 地點
    大嵙崁文教基金會

大溪區與復興區並沒有醫療中心與區域醫院,但仍面臨高齡少子化、偏鄉醫療匱乏帶來的嚴峻問題。近年醫療朝向預防醫學與健康促進、機構化轉向社區化、複合式的照護空間、病人社會關係重構等新趨勢。本次座談邀請復興區衛生所林文德主任,分享其在復興區推動偏鄉醫療的經驗,以及如何建構在宅醫療、社區醫療、防治科學的社區全人照養體系。完善的社區照護網是十年大計,從現在開始思考如何人性化地、有尊嚴的在地安老與全人照護。

講題

  • 偏鄉地區社區醫療的實踐   桃園市復興區衛生所-林德文主任


偏鄉社區醫生—林德文


林德文醫生是台中梨山泰雅族人。醫學院畢業後到復興鄉擔任衛生所醫生,如今已在復興扎根超過15年,對偏鄉部落醫療的投入與努力獲各界肯定。從2006年公視《醫事情懷》的專題訪問,2017年蔡英文總統訪視復興區時,借鏡其經驗作為長照2.0政策的參考,2019年獲模範公務員。好戰友余尚儒醫師赴台東開業,推動偏鄉居家醫療前,也曾來討教。

林德文的「復興模式」是什麼?面對偏鄉嚴峻的醫療資源匱乏,林醫生透過衛生所的公部門資源挹注,除常態性診療之外,也推動「後山巡診醫療車」服務;同時重視社會環境對健康促進和共同照養的作用,推動由下而上的社區醫療;若有醫院、學校、民間組織的醫療資源,也透過衛生所為窗口做媒合。透過多方整合,將醫療資源深入各個社區。

 

講座一開始,林醫生從哲學角度解釋了何謂「人性的全人照養」。他強調,人性是互助的。在早期的社區,出門不用擔心家裡小孩沒有人帶,這就是社區互助的力量。其實「互助」本來就存在於部落的文化中,而長照作為地方創生的一環,關鍵在於凝聚社會互助。另外,「全人」是指「完整性的健康照顧」。在西方醫學的發展中,把疾病分科,反而忘了人的完整性,包含身體、心理、社會、心靈層面。例如人在整體環境中,如何感到自在舒服,也是評量健康與否的指標。

 

為了避免將健康概念的窄化,世界衛生組織在1948年的憲章中指出「健康不僅為疾病或贏弱之消除,也是體格、精神、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」。據此概念,1986年美國學者提出「健康城市」的概念,強調健康不只是單一清楚的指標,而是領導人們邁向進步發展的過程。不僅是出生死亡率統計,也包含工作能力、參與社區事務、失業率等社經指標;汙染、綠地等環境指標;延長健康期,避免進入長照系統等等。

 

另一方面,林醫生也將偏鄉醫療社區化。衛福部自1999年推動「社區健康營造」政策,復興區算是桃園率先推動者。其中「社區資源盤點」與「使用在地文化模式」是兩大行動策略,林醫生認為,只要社區願意動起來,自然會被看見。例如在部落推廣節制飲酒的經驗,曾利用小額經費印製「是朋友就不要找我喝酒」的T恤,透過幽默自嘲語調,竟意外讓政令宣傳品變成流行搶手貨。同時林醫師也強調原住民有悠久的小米釀造文化,但過去小米酒是祭祀用品,且是做為穀物主食外的少量副產品,並不致危害健康。反而是在進入現代化後,酒精變得容易取得,原住民被貼上「愛喝酒」的汙名。因此在部落健康營造中,採反其道教部落種植小米,體驗傳統製酒的辛勞,重新找回小米的文化連結。也舉辦小學生的節制飲酒繪畫比賽,透過小孩天真的筆法,讓大人省思應該留給後代什麼身教,而不要被酒誤導。

 

而衛生所在部落健康營造扮演的平台角色,成立「復興區部落健康營造中心」,一方面媒合公部門組織,例如區公所、派出所、老年會、里辦公室等;另一方面媒合專業的醫療資源,如區內醫療院所、醫學大學、社會福利組織等;向下則聯繫各部落,成立文化健康站,讓醫療資源深入部落。將專業醫療知識生活化,推動活潑的健康促進活動、宣導健康的飲食方式、舉辦節制飲酒課程等等。而這套模式,也對接上長照2.0政策,目前由復興區公所成立居家護理所,並已培育數個部落成立C型社區據點。

 

會後座談

會末有聽眾提問:健康觀念如何落入教育?偏鄉醫療品質是否不比大醫院?偏鄉社區醫療怎麼落實?等問題。林醫生表示,「健康適能」應被視為一種素養,要與生活模式有所連結,其中醫療機構固然可以提供專業知識,但家庭教育是更重要的;台灣醫療分級的觀念與制度不普遍,雖然藥品成分相同,但民眾即便普遍會到大醫院求醫,其原因在於醫病信任關係的建立。因此在醫療資源不足的原鄉,在地衛生所更應該努力傾聽,營造病人對醫生的信任感,才能強化基層醫療的效益;偏鄉確實存在健康不均等的問題,肇因於社經地位、基礎建設的差異,因此健康必須與整題環境一同提升;目前社區醫療最主要的資源為原民局文化健康站,類似日托中心,可聘用照服員,另則為衛福部長照服務,收入則與服務案量有直接關係。